-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歐陽振波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在懷孕34周時發現胎位不正,且宮口已開6厘米,這是一個關鍵時期。通常,這個階段的胎位調整需要謹慎,因為宮口開啟可能意味著臨產的開始。醫生建議通過特定的臥位來嘗試改善胎位,以促進自然分娩的可能性。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8-07 17:17
1. 胸膝臥位:在醫生指導下,可以嘗試胸膝臥位。這種姿勢有助于胎兒頭部向下移動,但需要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對宮頸產生壓力。
2. 左側臥位:夜間休息時,建議采取左側臥位,這有助于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力,增加胎盤血流量,有利于胎兒發育。
3. 避免仰臥位:仰臥位可能導致下半身血管受壓,影響血液回流,因此應盡量避免。
4. 專業指導:務必在醫生或助產士的監督下進行,以確保安全,避免對母體和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5. 定期評估:持續觀察胎位變化,定期進行產檢,如有必要,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干預措施。
胎位不正的孕婦在34周時應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嘗試改善胎位,同時注意保持舒適,避免劇烈活動。重要的是,任何改變都應在醫療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并隨時準備接受可能的醫療干預,以保障母嬰安全。請保持與醫生的緊密溝通,了解最新狀況和下一步行動計劃。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胎位異常? 除枕前位為正常胎位外,其余胎位均是胎位異常,包括胎產式異常、胎先露異常和胎方位異常。分娩時枕前位約占90%,胎位異常約占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多見,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可造成持續性枕橫位和持續性枕后位,胎頭俯屈不良可造成面先露、額先露,其他還有高直位和前不均傾位;胎產式異常包括臀先露、肩先露和復合先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