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偉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脾虛和氣虛是中醫常見的概念,涉及脾胃功能、身體元氣等方面,包括癥狀、成因、調理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8-08 13:48
1.癥狀:脾虛常見食后腹脹、大便溏稀等;氣虛多有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等。
2.成因:脾虛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氣虛常由先天不足、久病傷氣等引起。
3.影響:脾虛可影響消化吸收;氣虛會使身體機能下降。
4.診斷:需綜合脈象、舌象等判斷。
5.調理:脾虛可用參苓白術散;氣虛可用補中益氣丸等,均應遵醫囑。
了解脾虛和氣虛,有助于采取適當的調理方法,維護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