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麗娟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心律不齊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表現多樣,成因復雜。涉及心臟的電生理活動異常,包括心肌細胞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改變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等。影響心律不齊的因素眾多,如基礎疾病、生活習慣、遺傳因素、藥物影響、心理因素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8-08 16:41
1.基礎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可引發心律不齊,需針對原發病治療。
2.生活習慣:長期熬夜、過度勞累、大量飲酒、吸煙等不良習慣可能導致心律不齊,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復。
3.遺傳因素:部分心律不齊具有遺傳性,需定期檢查監測。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心律失常藥使用不當可能加重心律不齊,應嚴格遵醫囑用藥。
5.心理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可能誘發心律不齊,保持良好心態很重要。
銀杏葉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但其對心律不齊沒有直接的治療效果。心律不齊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