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老年人便血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如痔瘡、肛裂、腸道炎癥、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8-08 16:42
1.痔瘡:是常見原因之一。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形成的靜脈團,排便時摩擦破裂易導致出血,血色鮮紅,多為便后滴血或噴射狀出血。
2.肛裂:肛管皮膚破裂形成的小潰瘍。排便時肛門疼痛劇烈,伴有少量鮮血,通常在糞便表面或便紙上可見。
3.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刺激腸道黏膜,導致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引起便血,常伴有腹痛、腹瀉等癥狀。
4.腸道息肉:腸道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組織。息肉較大或表面糜爛時可引起便血,多為間歇性出血。
5.腸道腫瘤:包括結腸癌、直腸癌等。腫瘤組織破潰出血,血色較暗,常伴有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等。
老年人出現便血不可忽視,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如肛門指診、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