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曹清麗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黃體酮發育不全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異常、生活方式不良、疾病影響等。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以免影響生育。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17 15:52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可能影響黃體酮生成。
2.卵巢功能問題: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會導致卵巢排卵和黃體形成異常。
3.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等,易干擾內分泌系統。
4.疾病因素:甲狀腺功能異常、腎上腺疾病等,可能間接影響黃體酮分泌。
5.藥物作用:某些藥物的使用,如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影響卵巢功能。
總之,黃體酮發育不全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發現相關問題,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如二級及以上醫院的婦產科就診,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業芬
太原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手術麻醉科
-
您好,根據您所敘述的情況可能是功能性子宮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指異常的子宮出血,經診查后未發現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而是由于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所致。常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根據排卵與否,通常將功血分為無排卵型及排卵型兩大類,前者最為多見,約占80~90%,主要發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見于生育期婦女。(一)無排卵型功血 無排卵型功血的臨床特點:因為無排卵,故無黃體形成,體內亦無孕酮分泌。雌激素水平隨著卵泡的發育及萎縮而增減。當雌激素水平不斷增多時,子宮內膜繼續增生,這時不發生出血,而當體內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時,可發生撤退性出血。臨床表現可能閉經一段時間后發生出血,出血亦可為無規律性,量的多少與持續及間隔時間均不定,有的僅表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大量出血時,可造成嚴重貧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宮可稍大,質較軟,宮頸口松,宮頸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齒狀結晶,或不典型結晶。基礎體溫單相型。子宮內膜活檢多為單純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見腺瘤樣或不典型增生。有時也可呈萎縮性變。孕激素測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礎水平。 (二)排卵型功血 多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婦女,也有時出現在更年期。可分為黃體功能不全和黃體萎縮不全兩種。
2012-09-29 09:59
1.黃體功能不全 可因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致黃體發育不良而過早萎縮。黃體發育不全時,則分泌功能欠佳,使孕酮分泌量不足。臨床表現有規律的月經周期,但周期縮短,或經前數日即有少量出血,經血量可無變化。經前期子宮內膜活檢可見腺體分泌不良或不均。間質水腫不明顯。基礎體溫雙相型,但上升緩慢,黃體期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產。
2.黃體萎縮不全 黃體發育多良好,功能可因黃體未能及時全面萎縮而持續過久。孕酮量分泌不足,但分泌時間延長,此時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出血時間延長,經血量增加,但月經間隔時間仍多正常,在經期第2、3天量多,以后淋漓不凈可長達十余日。如在月經第5、6天取內膜,仍見有分泌反應,可為診斷依據之一。基礎體溫雙相型,常在排卵后緩慢上升,上升幅度偏低,且升高后維持時間不長,以后緩慢下降。建議您應該到醫院詳細檢查,確定病因,及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