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新民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孩尿頻可能源于多種因素,如生理發育、感染、代謝異常、心理因素或神經性尿頻等,食療作為輔助手段,有助于緩解部分癥狀,改善整體健康狀況。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8-28 22:31
1.水分管理:適量控制白天的液體攝入,尤其是臨睡前,避免過量飲水引發夜間尿頻。
2.飲食調整: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和獼猴桃,增強尿道抵抗力;同時,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以防刺激膀胱。
3.纖維素補充:膳食纖維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預防便秘對膀胱的壓迫,可食用燕麥、糙米和蔬菜。
4.低鹽飲食:限制食鹽攝入,以減輕腎臟負擔,避免因體內鈉含量過高引起水分潴留。
5.定時排尿訓練:建立規律的排尿習慣,如每兩小時排尿一次,逐漸延長間隔時間,有助于訓練膀胱容量。
食療雖有益,但若尿頻癥狀持續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排除潛在疾病。在醫生指導下,結合適當的食療措施,有助于改善小孩的尿頻狀況。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