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鮑超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汗多的中藥調理需根據不同情況,如局部多汗、全身多汗伴不同癥狀等。常見原因有氣虛、陰虛、濕熱、陽虛、氣郁等。 1.氣虛:多因元氣不足,可表現為自汗、乏力等。治療可用補中益氣丸、玉屏風顆粒等,食物上多吃補氣食物。 2.陰虛:陰液虧損,常見盜汗、五心煩熱。可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3.濕熱:體內濕熱蘊結,多汗且黏膩。可選擇龍膽瀉肝丸,飲食宜清淡。 4.陽虛:陽氣虛衰,冷汗多。可用金匱腎氣丸,注意保暖。 5.氣郁:氣機不暢,情緒影響多汗。可通過逍遙丸調理,保持心情舒暢。 汗多原因多樣,調理方法各異。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09-27 0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