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約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折后能下地行走的時間因人而異,受骨折部位、骨折嚴重程度、治療方式、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康復訓練情況等因素影響。 1.骨折部位:上肢骨折相對下肢骨折能更早下地。如手腕骨折,恢復較好可能 4 - 6 周就能嘗試下地;但下肢的股骨骨折,可能需要 3 個月甚至更久。 2.骨折嚴重程度:簡單骨折恢復較快,復雜、粉碎性骨折則恢復慢,下地時間也會推遲。 3.治療方式:保守治療如打石膏,可能下地較晚;手術治療且固定良好,有時能相對早一些下地。 4.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年輕人新陳代謝快,恢復能力強,下地時間早;老年人可能伴有骨質疏松等問題,恢復慢,下地晚。身體狀況好的患者恢復也會相對順利。 5.康復訓練情況:積極且科學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恢復功能,能適當提前下地時間;反之則會延遲。 總之,骨折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恢復情況,選擇合適的下地時間,避免過早下地造成二次損傷,也不能過晚下地影響功能恢復。
2024-11-11 0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