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保平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運動時腹部不適,常見原因包括胃腸道功能紊亂、肌肉或肌腱拉傷、內臟牽拉、脫水或電解質失衡以及呼吸模式不當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8-20 08:43
1.胃腸道功能紊亂:劇烈運動時,血液重新分配至四肢,減少胃腸道血流,引發痙攣或疼痛。
2.肌肉或肌腱拉傷:運動前未充分熱身,導致腹部肌肉或肌腱受傷,引起疼痛。
3.內臟牽拉:跑步等運動使腹部器官受震動,引起韌帶牽拉痛。
4.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出汗過多未及時補水,電解質失衡,誘發腹部不適。
5.呼吸模式不當:呼吸與步伐不協調,可能導致橫膈膜痙攣,引起腹痛。
面對運動腹痛,首先應停止運動,評估是否為急性損傷,必要時就醫檢查,以排除嚴重疾病。在日常運動中,適當的熱身、保持良好的呼吸節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有助于預防此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