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晨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針灸康復科
-
多汗癥在中醫領域認為,主要由心肺氣虛、脾胃濕熱、肝腎陰虛等因素引起,治療時需辨證施治,采用補氣固表、清熱除濕、滋陰降火等策略。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08-18 12:10
1.心肺氣虛型多汗癥,可選用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等方劑,以補氣固表,減少汗出。
2.脾胃濕熱型多汗癥,適合使用清脾飲、茵陳蒿湯等方劑,清熱除濕,調節脾胃功能。
3.肝腎陰虛型多汗癥,推薦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方劑,滋陰降火,補充肝腎之陰。
4.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有助于改善多汗癥狀。
5.飲食調理,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藥、薏苡仁等,對緩解多汗有一定幫助。
中醫治療多汗癥注重整體調治,通過辨證施治,調整體質,達到治療目的。在治療過程中,需結合個人體質和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