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因類型而異。常見癥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限、畸形等。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8-20 18:18
1.關節疼痛:這是關節炎最常見的癥狀,多為隱痛、鈍痛或刺痛,活動時疼痛加劇。
2.關節腫脹:由于炎癥導致關節內積液或滑膜增生,使關節周圍組織腫脹。
3.關節僵硬:晨起或長時間不活動后,關節出現僵硬,活動后可緩解。
4.活動受限:關節活動范圍減小,影響正常的行走、屈伸等動作。
5.關節畸形:病情嚴重時,關節可能出現變形,如膝內翻、外翻等。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常用的有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還有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
2.物理治療:包括熱敷、冷敷、按摩、針灸、理療等,有助于緩解癥狀。
3.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關節炎,如關節置換術,可改善關節功能。
4.生活方式調整: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注意保暖。
關節炎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通過及時的診斷和合理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積極配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