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頸性眩暈主要因頸椎病變影響神經或血管所致,治療方法涵蓋生活調整、物理療法、藥物治療、中醫手段及手術治療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8-23 22:16
1.生活調整:保持良好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高度適中的枕頭,定期進行頸部伸展運動。
2.物理療法:包括頸椎牽引,可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頸部按摩,放松肌肉;熱療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3.藥物治療:例如尼莫地平可擴張血管,改善腦部供血;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地芬尼多有助于抑制眩暈癥狀。但使用藥物務必遵醫囑。
4.中醫手段:通過針灸刺激穴位,調節氣血;中藥調理,從內部改善體質;推拿手法可疏通經絡。
5.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影響生活時,可采取手術解除頸椎對神經、血管的壓迫。
頸性眩暈患者應重視病情,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