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朝杰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慢性咽炎在中醫領域被認為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比如外感風熱、肺胃實熱、陰虛火旺、氣滯血瘀、脾胃虛弱等。針對這些病因,中醫提供了多樣化的治療方法。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8-20 19:40
1.外感風熱:采用疏風清熱的中藥,例如金銀花、連翹,以清除體內的風熱之邪。
2.肺胃實熱:選擇清熱瀉火的草藥,如黃芩、黃連,幫助調節肺胃功能。
3.陰虛火旺:運用滋陰降火的藥材,如麥冬、玄參,以滋養陰液,減輕癥狀。
4.氣滯血瘀:采取行氣活血的中藥材,比如川芎、丹參,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5.脾胃虛弱:利用健脾益氣的藥物,如黨參、白術,增強脾胃功能,促進康復。
針對慢性咽炎的不同中醫辨證類型,選用合適的中藥進行調理,同時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緩解炎癥,改善癥狀。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幫助,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