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面顎關節炎,又稱顳頜關節炎,多因不良咀嚼習慣、創傷、感染、免疫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所致。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8-08-19 19:08
1.不良咀嚼習慣:長期單側咀嚼或吃過硬食物,會增加關節負擔。應糾正咀嚼習慣,雙側咀嚼,避免咬硬物。
2.創傷:外力撞擊或過度張口等創傷可引發。輕微創傷可通過休息恢復,嚴重時需就醫處理。
3.感染:局部炎癥感染可累及關節。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抗感染治療。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響關節。可應用免疫調節劑,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精神心理因素: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能加重癥狀。要調整心態,必要時尋求心理輔導。
6.物理治療:熱敷、超短波、紅外線等理療方式,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7.藥物治療:疼痛明顯時,可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等,也可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營養關節軟骨。
8.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關節腔沖洗術、關節鏡手術等。
面顎關節炎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注意日常關節保護,避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