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評議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腦出血后,腦水腫通常在3至7天內達到高峰,此階段需密切監測顱內壓變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治療重點在于脫水降顱壓,減輕腦水腫,防止顱內壓升高引發的嚴重并發癥。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8-18 03:21
1.高滲脫水藥物應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藥物,通過滲透作用減少腦組織水分,降低顱內壓。
2.利尿劑輔助:呋塞米等利尿劑配合使用,增強脫水效果,維持電解質平衡。
3.控制血壓:合理調整血壓水平,避免血壓過高加重腦出血和水腫。
4.監測顱內壓:持續監測顱內壓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預防腦疝發生。
5.支持治療:維持呼吸道通暢,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預防感染等并發癥。
腦出血后3至7天是腦水腫高峰期,需積極采取綜合措施,包括使用高滲脫水藥物、利尿劑、控制血壓、監測顱內壓及支持治療,以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防止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