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云荷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分娩后出血血小板降低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產后出血過多、血液疾病、免疫因素、感染以及藥物影響。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8-16 22:46
1.產后出血過多:分娩時大量出血,導致血小板消耗增加。治療需及時止血,補充血容量,必要時輸注血小板。
2.血液疾?。喝缣匕l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骨髓造血異常。需完善骨髓穿刺等檢查明確,可能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治療。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產生抗體破壞血小板。治療常涉及免疫調節藥物。
4.感染:嚴重感染可影響血小板生成和功能。需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需停用可疑藥物。
分娩后出血血小板降低的原因較復雜,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