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外傷性腱鞘炎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通常由外傷引發,表現為疼痛、腫脹、發熱、活動受限等。致病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有多種選擇。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8-17 11:05
1.病因:多因外傷后處理不當,導致肌腱和腱鞘反復摩擦,引發無菌性炎癥。
2.癥狀:常見的有局部疼痛,尤其在活動時加劇;腱鞘部位腫脹,觸摸有硬結;可能伴有發熱;關節活動障礙,影響正常功能。
3.檢查:一般通過體格檢查觀察癥狀,還可能借助 X 光、超聲等檢查明確損傷程度。
4.治療:癥狀較輕時,可通過休息、熱敷、佩戴支具等緩解。藥物方面,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減輕炎癥和疼痛。若病情嚴重,可行小針刀或封閉治療。
5.預防:運動時做好防護,避免受傷;受傷后及時正確處理;日常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重復同一動作。
總之,外傷性腱鞘炎需引起重視,早發現早治療,以減輕癥狀,恢復正常功能。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