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痛經是指女性在月經期間或前后出現的下腹疼痛,其疼痛程度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當月經疼痛影響到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如出現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惡心嘔吐、無法站立或行走等情況,就可認為是痛經。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其原因包括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慢性的淤血、精神緊張等。 1.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月經期間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會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從而導致疼痛。 2.子宮腺肌病:子宮肌層內存在異位的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會使子宮增大、變硬,導致月經失調和痛經。 3.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等,周期性出血會引起疼痛。 4.盆腔慢性淤血:盆腔靜脈回流不暢,血液淤積,可導致下腹墜脹、疼痛。 5.精神緊張:壓力大、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會加重對疼痛的感知,導致痛經。 總之,當月經疼痛給生活帶來明顯不適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通過檢查明確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服用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鈉等止痛藥物,或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經期保暖,保持心情舒暢。
2024-11-11 2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