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中醫把脈看痛經,主要依據脈象的浮沉、遲數、虛實、弦滑等特征,結合患者的癥狀、舌象等,綜合判斷痛經的病因病機,如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瘀阻、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等。 1.氣滯血瘀:脈弦,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行而不暢,血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治療宜理氣行滯,化瘀止痛,可用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減。 2.寒凝血瘀:脈沉緊,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經量少,色黯有塊。治宜溫經散寒,化瘀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湯。 3.濕熱瘀阻:脈滑數,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灼熱感,經血量多或經期長,色黯紅,質稠或有血塊。治療應清熱除濕,化瘀止痛,可用清熱調血湯加車前子、薏苡仁、敗醬草。 4.氣血虛弱:脈細弱,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治宜益氣養血,調經止痛,用八珍益母湯。 5.肝腎虧損:脈沉細,經期或經后小腹綿綿作痛,腰骶酸痛,經色黯淡,量少質稀。宜補肝腎,調沖任,用調肝湯。 中醫把脈診斷痛經是一個綜合判斷的過程,需要結合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2024-11-11 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