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膀胱炎是發生在膀胱的炎癥,主要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習慣、藥物副作用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多喝水、改善生活方式等。 1. 細菌感染: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細菌經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是膀胱炎最常見的原因。可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療。 2. 尿路梗阻:如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等導致尿液排出不暢,積存于膀胱內,易引發炎癥。需解除梗阻,同時進行抗感染治療。 3. 免疫力下降:長期勞累、營養不良、患有糖尿病等使身體抵抗力降低,易受細菌侵襲。應注意休息,補充營養,積極治療基礎病。 4. 不良生活習慣:長時間憋尿、飲水少、性生活不衛生等。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及時排尿,注意性生活衛生。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膀胱黏膜損傷,引發炎癥。需調整用藥。 總之,膀胱炎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并注意預防復發。平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
2024-11-11 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