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施寶興 主任醫師
合肥康安癲癇病研究所附屬中醫醫院
癲癇
-
癲癇是一種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征.是一種起源與大腦,并反復發作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和精神狀態不同程度的障礙.這個定義概括了癲癇癥狀的復雜性,更概括了癲癇的兩個基本特征,即反復性和發作性.所謂反復性,是指有第一次發作后,間隔一段時間后,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發作.即使是最常見的抽搐,如果只發生一次,也就不具備反復性,是不能診斷為癲癇的.所謂發作性,是指癥狀突然出現,也突然中止.我們也許曾見過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飯時突然倒地抽搐,過一段時間后又回復正常.還有一些患有腹型癲癇的兒童在玩得正高興時突然劇烈腹痛,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后完全消失又繼續玩耍.不論癲癇的癥狀多么復雜,都必須具備這兩個特征.這也是診斷癲癇的重要依據. 指導意見:小兒癲癇發病率較高,對健康有嚴重影響,由于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加上神經,體液方面的變化,所以兒童癲癇的臨床特點有某些方面與成人有所不同. (1)性別,發病年齡及發作類型:一般男多于女,以幼兒最多,而且年齡與發作類型也有密切關系,如嬰兒痙攣癥幾乎均在1歲以內,運動性發作發病在6歲內,失神發作發病多在1 ~8歲,其他各型癲癇的首發年齡也多在10歲以內.新生兒癲癇往往隱蔽,且呈局灶發作,年長兒抽搐明顯且呈全身性. (2)發作表現:癲癇各發作類型的發生率隨年齡而不同,其臨床表現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程度密切相關.除常見的發生于兒童任何年齡的大發作外,新生兒癲癇其臨床表現形式多為刻板的反復性動作,并常伴有異常的眼球運動.生活護理:一,臨床表現:根據臨床發作類型分為:一 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大發作): 突然意識喪失,繼之先強直后陣攣性痙攣.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傷,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后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醒后有短時間的頭昏,煩躁,疲乏,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若發作持續不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者稱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危及生命. 二 失神發作(小發作): 突發性精神活動中斷,意識喪失,可伴肌陣攣或自動癥.一次發作數秒至十余秒.腦電圖出現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綜合. 三 單純部分性發作: 某一局部或一側肢體的強直,陣攣性發作,或感覺異常發作,歷時短暫,意識清楚.若發作范圍沿運動區擴及其他肢體或全身時可伴意識喪失,稱杰克森發作(Jack).發作后患肢可有暫時性癱瘓,稱Todd麻痹. 四 復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 精神感覺性,精神運動性及混合性發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明顯的思維,知覺,情感和精神運動障礙.可有神游癥,夜游癥等自動癥表現.有時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可發生傷人,自傷等暴力行為. 五 植物神經性發作(間腦性): 可有頭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暈厥型或心血管性發作. 無明確病因者為原發性癲癇,繼發于顱內腫瘤,外傷,感染,寄生蟲病,腦血管病,全身代謝病等引起者為繼發性癲癇. 二,癲癇輔助檢查:1.EEG,BEAM,Holter(腦電圖,腦電地形圖,動態腦電圖監測):可見明確病理波,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波. 2.如為繼發性癲癇應進一步行頭顱CT,頭顱MRI,MRA,DSA等檢查可發現相應的病灶. 3.癲癇與生化: 癲癇與人體內各種化學物質有密切的關系,神經生物化學在分子水平上對闡明癲癇的發病機制有重要作用.
2018-09-14 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