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中斷,通常由外傷、骨骼疾病等因素引起。應對骨折,需要及時診斷、恰當治療、合理康復等。 1. 骨折原因:直接暴力,如車禍撞擊;間接暴力,像高處墜落時的傳導力;積累性勞損,長期反復輕微損傷;骨骼疾病,如骨質疏松導致的病理性骨折。 2. 骨折癥狀:局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嚴重時出現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 3. 診斷方法:通過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明確骨折部位、類型和程度。 4. 治療原則:復位,恢復骨骼正常位置;固定,保持復位后的位置;功能鍛煉,促進恢復功能。 5. 治療方式:保守治療,如石膏、夾板固定;手術治療,使用鋼板、螺釘等內固定器材。 6. 康復要點:早期進行肌肉收縮鍛煉,中期增加關節活動,后期加強負重訓練。 7. 藥物輔助: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緩解疼痛,促進骨折愈合的藥物如骨肽片、仙靈骨葆膠囊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骨折的治療和康復是一個綜合的過程,患者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遵循醫囑進行康復訓練,以促進骨折愈合和恢復肢體功能。
2024-11-11 2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