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從而引起的貧血。其發病原因多樣,包括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等。常見癥狀有乏力、易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等。 1. 鐵攝入不足:長期飲食不均衡,含鐵食物攝入過少,如挑食、偏食,很少食用肉類、蛋類、綠葉蔬菜等。 2. 鐵吸收障礙:胃腸道疾病如胃大部切除術后、慢性腹瀉等,影響鐵的吸收。 3. 鐵丟失過多:慢性失血是最常見原因,如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如痔瘡出血、消化道潰瘍出血)、咯血等。 4. 生長發育需求增加:嬰幼兒、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鐵的需求量大,若補充不足易導致貧血。 5. 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在妊娠和哺乳期,鐵的需求量增加,若飲食鐵攝入不足,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總之,缺鐵性貧血較為常見,通過合理飲食、治療原發病、補充鐵劑等方法多可改善。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12 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