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藥物性蕁麻疹是因使用某些藥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反應。一般來說,通過及時診斷、停止可疑藥物、對癥治療等,多數患者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取決于藥物種類、過敏程度、個體體質等。 1. 發病機制:藥物性蕁麻疹是藥物作為抗原或半抗原,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當再次接觸相同藥物時,引起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導致皮膚出現風團、紅斑等癥狀。 2. 常見致敏藥物:常見的致敏藥物包括青霉素類、磺胺類、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等。 3. 診斷方法:主要依據用藥史、癥狀表現,還可能進行血常規、過敏原檢測等輔助診斷。 4. 治療原則:首先停用可疑致敏藥物,然后使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緩解癥狀。病情嚴重時,可能會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 5. 預防措施:避免使用已知的致敏藥物,用藥前告知醫生過敏史。 總之,藥物性蕁麻疹的治療效果取決于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預防,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4-11-12 2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