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中醫認為膽結石的形成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外感濕熱、肝陰不足、膽腑瘀滯等有關。 1.情志失調:長期的情緒波動,如惱怒、抑郁等,會導致肝氣郁結,膽汁排泄不暢,久而成石。 2.飲食不節:過多食用肥甘厚膩、生冷食物,或飲食不規律,損傷脾胃,影響肝膽功能,易生結石。 3.外感濕熱:外界濕熱之邪入侵,蘊結肝膽,使膽汁瘀滯,逐漸形成結石。 4.肝陰不足:肝陰虧虛,不能濡養膽腑,導致膽汁疏泄失常,結石容易產生。 5.膽腑瘀滯:膽腑氣血運行不暢,瘀滯日久,膽汁濃縮,結成沙石。 中醫治療膽結石會根據具體的病因和癥狀進行辨證論治,綜合運用中藥調理、針灸等方法,以達到疏肝利膽、清熱利濕、化瘀排石的目的。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飲食有節。同時,膽結石患者應定期復查,若病情嚴重,需及時就醫,考慮手術等治療方式。
2024-11-12 0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