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維英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宮頸糜爛,臨床常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其形成與多種因素相關,主要包括激素水平變化、感染、分娩或流產損傷、清潔不當以及遺傳因素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4-01-05 20:20
1.激素水平變化:青春期、妊娠期或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促進宮頸柱狀上皮向外擴展,外觀類似“糜爛”。
2.感染:陰道炎、宮頸炎等炎癥反應,特別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感染,是宮頸糜爛的重要誘因之一。
3.分娩或流產損傷:分娩、流產或刮宮手術可能導致宮頸損傷,為病原體入侵創造條件,從而引發宮頸炎癥和糜爛。
4.清潔不當:過度清潔或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破壞陰道正常菌群平衡,增加感染風險。
5.遺傳因素:家族遺傳傾向可能使某些個體更容易發生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的發生并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成因有助于采取相應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一旦發現疑似宮頸糜爛的癥狀,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