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黨保平 主治醫師
西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您好,陰莖尿道發癢,臨床上最常見為尿道炎導致,一般念珠菌性尿道炎瘙癢最為嚴重,傳播途徑可能為個人衛生較差,結合身體體抗力不足,也可能為性伴侶患有念珠菌性陰道炎交叉感染導致,建議您前往泌尿科進行尿道分泌物檢查,明確致病菌后,再行對癥藥物治療。
2018-07-11 14: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 膀胱類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尤以女性多見。本病在大多數病例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出現,而是泌尿系統感染的一部分或是泌尿系統其它疾病的繼發感染。正常膀胱對細菌有很強的抵抗力,細菌很難能通過尿路上皮侵入膀胱壁,尿道遠段內的細菌一般也不能進入膀胱,即使進入膀胱,在正常情況下,也隨著尿液的排泄而驅出體外,致使細菌在膀胱內不能停留、繁殖而引起感染。但在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梗阻、膀胱本身病變抵抗力降低時,正常的膀胱粘膜抗感染屏障容易遭到破壞,則膀胱又極易引起感染。膀胱的炎癥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兩者又可互相轉化,急性膀胱炎得不到徹底治療可遷延成慢性,慢性膀胱炎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變因素加重時,又可轉化成急性發作。 一、病因及感染途徑 (一)致病菌:膀胱的非特異性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約占70%以上,這些細菌包括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副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其次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常見的為葡萄球菌、鏈球菌,霉菌感染較少見。臨床上所見病例不少是由一種細菌以上所致的混合感染。 (二)誘發因素:所有可破壞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變膀胱壁正常組織結構及適合于細菌滯留、生長和繁殖的一切因素均可誘發膀胱炎的發生。如尿潴留所致過度膨脹的膀胱損傷了膀胱正常粘膜的屏障作用,下尿路梗阻引起的殘余尿不能有效地將進入膀胱的細菌排出體外,結石、異物損傷破壞了膀胱粘膜的正常組織結構,腫瘤、壞死組織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腔內泌尿系檢查及治療如導尿、尿道擴張、膀胱鏡檢查、逆行腎盂造影等若檢查者操作粗暴、無菌觀念又差等,也為細菌入侵提供了機會。另外,膀胱炎尚可繼發于本系統或鄰近器官的感染,如腎臟、前列腺、陰道、宮頸等部位的炎癥。 (三)感染途徑
2016-07-17 21:00
1.上行性感染:細菌經尿道進入膀胱,這一感染途徑最為常見。女性的尿道短而直,尤其是嬰兒期、新婚期及妊娠期更易發生膀胱炎。泌尿系檢查經尿道腔內操作時細菌帶入膀胱,留置尿管后亦可誘發膀胱炎。
2.下行性感染:繼發于腎臟的感染,細菌隨尿液經輸尿管進入膀胱。
3.局部直接感染:膀胱造瘺后與外界皮膚直接相通,膀胱陰道瘺、膀胱直腸瘺時,細菌經瘺管直接侵入膀胱引起感染。
二、臨床表現 (一)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發病急驟,常在過于勞累、受涼、長時間蹩尿、性生活后發病,病程一般持續1~2周自行消退或治療后消退。其特點是發病“急”、炎癥反應“重”、病變部位“淺”。常見的癥狀有尿頻、尿急、尿痛、膿尿和終末血尿,甚至全程肉眼血尿。嚴重者膀胱由于炎癥刺激發生痙攣使膀胱不能貯存尿液,頻頻排尿無法計數,出現類似尿失禁的現象。因急性炎癥病變部位“淺”,膀胱粘膜吸收能力很弱,尿頻使膿尿得以及時排出,所以單純急性膀胱炎全身癥狀輕微,多不發熱。若有畏寒、發熱,則應考慮同時合并有其它泌尿生殖系器官急性感染的存在。 (二)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癥狀與急性膀胱炎相似,但程度較輕,其特點是發病“慢”、炎癥反應“輕”、病變部位“深”。慢性膀胱炎往往繼發于其它原發病灶,只有在很少情況下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因此,對慢性膀胱炎特別是屢發或長期不愈患者均須作系統的檢查,找出病因以便進行有效的治療。 三、診斷 急性膀胱炎由于癥狀多較典型,一般診斷并不困難。根據尿頻、尿急和尿痛的病史,尿液常規檢查可見紅細胞、膿細胞,尿細菌培養每毫升尿細菌計數超過10萬即可明確診斷。 慢性膀胱炎多繼發于泌尿生殖系統的其它疾病,如下尿路梗阻、膀胱內原發病灶、生殖器官或上尿路感染等。因此,診斷方面除全身一般檢查外,最重要的是查明致病菌的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尋找引起感染持續或復發的原因。對病程長、治療效果不理想或反復發作的病人,尚須進行泌尿系統全面檢查,包括尿道擴張、膀胱鏡檢查、排泄性尿路造影及膀胱造影,必要時可作膀胱組織活檢及對鄰近器官的檢查,以找出引起膀胱炎的誘因。 四、治療 對于非特異性膀胱炎的治療,單純依賴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如果對膀胱炎的病人不僅明確感染的存在,同時能找出引起感染的原因并及時給予必要的處理,以及提高病人的機體抵抗力,方可更有效地控制感染,防止反復發作。 (一)一般治療 急性膀胱炎患者需適當休息,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注意營養,忌食刺激性食物,熱水坐浴可減輕癥狀。膀胱刺激癥狀明顯的病人給予解痙藥物緩解癥狀。 (二)抗感染藥物治療 根據尿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有效的抗菌藥物。在未得到細菌培養結果之前,在急性感染時又要求迅速治療,因此可先取尿涂片革蘭氏染色檢查,根據所見是桿菌抑或是球菌擬定初步治療方案先進行治療,或可應用廣譜抗菌素或尿內排泄濃度高、副作用小的抗菌藥物,如磺胺類、呋喃類、待有了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后再調整治療方案。治療用藥劑量要足、時間要長,一般要應用至癥狀消退、尿常規正常后再繼續使用1至2周。治療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隨時調整對細菌敏感的抗菌藥物,以期早日達到徹底治愈,以防復發。 (三)病因治療 對有明顯誘因的慢性膀胱炎,必須解除病因,否則,膀胱炎難以控制。如解除尿路梗阻、去除膀胱內異物、結石等;對女性屢發性膀胱炎應進行婦科檢查,以排除和治療女性生殖道炎癥;對上尿路來源、男性生殖器官炎癥如前列腺炎等,均應同時積極處理。慢性膀胱炎還可進行膀胱內藥物灌注、沖洗膀胱,如0.5~1%新霉素液、1/5000~1/10000硝酸銀液、5%~10%的蛋白銀液以及0.5%滅滴靈液等。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建議就診進行尿常規的檢查,明確后進行治療!尿頻”是一個主觀的癥狀,是指小便次數增多。 膀胱囊壁由“逼尿肌”構成,主要有“儲尿”和“排尿”兩大功能。當逼尿肌收縮時,即表示在排尿。但大部分時間,囊壁都處在放松的狀態,即在儲存尿液。 正常成人的膀胱容積約為400毫升,通常儲存200毫升尿液就會有輕微尿意,但人們常會輕易忽略或忘記這種感覺,直到膀胱接近撐滿時,尿意才會逐漸強烈。也就是說,正常成人每次的排尿量至少應有200毫升,而小便解300毫升算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所處環境不允許如廁,即使是撐到400毫升以上也是可能的,此時才算是真正的“憋尿”。兒童的膀胱雖然較小,但和年齡、身高有關,故道理也相同。 尿頻的三大病因 是否屬于“尿頻”,需根據“排尿次數”和“尿量多少”來決定,通常病因有以下三大類:
2016-07-17 21:07
1、尿量增多造成的尿頻 此類患者的膀胱本身正常,主要是由于尿量增多而造成了尿頻現象。例如:飲水過多(即喝多尿多),或身體水分代謝異常(例如: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腎衰竭水腫、尿崩癥、服用了利尿劑)。由于患者每次的尿量都很多(數百毫升),所以應從減少飲水量和治療潛在疾病著手。
2、膀胱疾病造成的尿頻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頻,主要特征是總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數多,但尿量卻很少,一般情況下都少于200毫升,經常只有數十毫升,甚至幾毫升而已。常見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和神經性膀胱。對于這類尿頻疾病,必須根據醫生的診斷用藥物來進行治療。 神經性膀胱 是指支配膀胱的神經出了問題,特別是大腦或脊髓中樞神經發生了病變。由于正常膀胱受大腦的控制,因此正常人在不該小便的時候,可以忍住不尿,甚至尿到一半都能緊急“剎住”。但如果大腦發生了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癥、癲癇、腦性麻痹等疾病,則會導致膀胱失控,從而造成尿頻現象,甚至出現尿失禁的情形。有時也會因膀胱異常敏感而失去規律收縮,使得大腦無法控制。這些總稱為“神經性膀胱”
。 3、精神性(心理性)尿頻癥 精神性尿頻癥的患者,其身體水分代謝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為心理因素所導致的,例如:神經質、性急、焦慮、強迫癥、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頻頻如廁,但每次只能尿一點點。
通常癥狀時好時壞,并且只有在忙碌、專心或睡著的時候,癥狀才會有所改善。所以這種類型的尿頻癥患者,調節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最主要的,并且應當保持適當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尿頻現象的發生。 兒童精神性尿頻 有關兒童尿頻的問題,爸爸媽媽先要考慮寶寶是否屬于上述前兩種情況,特別是癲癇、腦性麻痹等中樞神經病變。若是尿路感染,則需要考慮有無包皮過長、包皮炎、膀胱過度反應、尿液逆流、結石等問題。如果寶寶所有檢查都沒有異常,的確也存在心理性尿頻的特征,這時,醫生才能謹慎地診斷其為“精神性尿頻癥”。 a、發生原因 孩子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環境、暗示性語言等影響,其控制力、抗壓力及表達能力還比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輕微刺激,包括殘尿對包皮和陰部的刺激、不舒適的衣褲的摩擦、潺潺的水聲、口哨聲等都會令寶寶產生尿意。還有父母的習慣和人格特質對孩子的影響,如大人有尿頻問題、父母過度強調“不能憋尿”、父母常緊張兮兮提示孩子“要不要尿尿”等,以及孩子承受著功課、家庭和人際關系諸多壓力或是孩子具有性急、緊張的個性,這些都會造成兒童精神性尿頻。精彩推薦 b、治療方式 兒童精神性尿頻的治療,首先應該是心理治療。所以,首先應該弄明白病因是什么,其次才是行為治療,也就是“憋尿訓練”。 爸爸媽媽們一定會感到納悶,憋尿不是不好嗎,為什么還要教孩子進行“憋尿訓練”?其實“憋尿”和“尿頻”應根據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撐滿(4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于二三百毫升,不過是膀胱正常的儲尿過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縮所必需的。因為膀胱要脹到一個相當程度(200毫升以上),排尿才會有力,否則尿量過少(膀胱不夠脹),反會造成排尿的細弱、無力和余尿感,并激發下一次尿頻,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憋尿訓練”就是要用“憋尿”來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儲尿量,但要以不超過膀胱容量400毫升為原則。當然,“400毫升”是無法去測量的,所以爸爸媽媽們要通過觀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時的速度,來判定該讓孩子憋尿到何種程度。 結語 孩子如果患有“兒童精神性尿頻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充分了解和配合醫生的治療方式,才能治療成功,否則,極有可能因為父母的一些做法,而導致該病癥無法治愈。例如:有些父母在寶寶尿尿問題上比小孩子還緊張;有些則是十足地溺愛,孩子每次說“要尿尿”,就盡管讓他去,甚至還讓孩子一直坐在馬桶上不出來。所以借助心理調適和“憋尿訓練”,讓孩子早日擺脫尿頻的苦惱吧!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婦女流產或分娩之后,陰道經過擴張而肌肉彈性往往減弱。這時如果不注意加強骨盆肌肉鍛煉,就可能使陰道松弛。骨盆體操運行有助于鍛煉陰道、肛門括約肌力,陰道松弛者不妨用之。臥式鍛煉:靠床沿仰臥,臀部放在床沿,雙腿挺直伸出懸空,不要著地。雙手把住床沿,以防滑下。雙腿合攏,慢慢向上舉起,向上身靠攏,雙膝伸直。當雙腿舉至身軀的上方時,雙手扶住雙腿,使之靠向腹部,雙膝保持伸直。然后,慢慢地放下,雙腿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反復六次,每天一回,可常年不輟。立式鍛煉:站立,雙腿微分開,收縮兩半側臀部肌肉,使之相挾,形成大腿部靠攏,膝部外轉,然后收縮括約肌,使陰道往上提的方向動,經過耐心鍛煉,即可學會分清陰道和肛門括約肌舒縮,改善陰道松弛狀態,提高陰道的挾縮機能,藉以掌握夫妻同房時的舒縮能力,使性生活和諧、美滿。尿頻是指排尿次數增多。正常成人每天日間平均排尿4~6次,夜間就寢后0~2次;嬰兒晝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數明顯增多,超過了上述范圍,就是尿頻。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
2016-07-17 21:14
(1)尿量增加:當尿量增加時,排尿次數亦會相應增多。在生理情況下,如大量飲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進水量增加,通過腎臟的調節和濾過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數亦增多,便出現尿頻。在病理情況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癥患者飲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數也多。但均無排尿不適感覺。
(2)炎癥刺激:膀胱內有炎癥時,神經感受閾值降低,尿意中樞處于興奮狀態,產生尿頻,并且尿量減少(成人<
300~500毫升/次)。因此,尿頻是膀胱炎的一個重要癥狀,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結核性膀胱炎更為明顯。其它,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小兒慢性陰莖頭包皮炎、外陰炎等都可出現尿頻。在炎癥刺激下,往往尿頻、尿急、尿痛同時出現,被稱為尿路刺激征,俗稱“三尿征”
。 (3)非炎癥刺激:如尿路結石、異物,通常以尿頻為主要表現。
(4)膀胱容量減少:如膀胱占位性病變、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壓迫、結核性膀胱攣縮或較大的膀胱結石等。
(5)精神神經性尿頻:尿頻僅見于白晝,或夜間入睡前,常屬精神緊張或見于癔病患者。
此時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應該是屬于非淋菌性尿道炎根本是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
2016-07-17 21:22
(1)四環素 每次0.5g,每天4次,至少服7天。一般2-3周。或四環素合劑(由3種四環素合成,每片含鹽酸去甲氯四環素69mg,鹽酸氯四環素115.5mg,鹽酸四環素115.5mg)
1~2片,口服,2次/日,連服2~3周。四環素類藥物對妊娠婦女有致畸作用,故應禁用。
(2)強力霉素 首次口服0.2g,以后每次0.1g,每日2次,共服7-10天。
(3)阿奇霉素 首次0.5g,以后每次0.25g,每天1次,共服5天。或1g,一次頓服。
(4)美滿霉素(二甲胺四環素)
0.2g即刻,每次0.1g,每天2次,共服7~10天。患者服用后,部分有頭暈、心慌、胃脘不適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5)紅霉素:口服每天0.25g-0.5g每天3-4次,7-10天療。
(6)羅紅霉素 每次0.3g,每天1次,共服7天。或每次0.15g,每天2次,共服7天。有7%的病人出現副作用。
(7)紅霉素硬脂酸鹽 每次0.5g,每天4次,共服7天。
(8)紅霉素琥珀酸乙酯 每次0.8g,每天4次,共服7天。
(9)土霉素250mg,每天4次,連服7天。
(10)氟嗪酸(氧氟沙星):口服200mg-300mg,每天2次,連服7-14天。亦可用氧氟沙星注射注液靜脈滴注,但不可滴速過快。
(11)氟哌酸200mg,每天3次,共用14天。
(12)環丙氟呱酸250-400mg,每天2次,連服7-14天。
(13)泰力特(紅霉素類的抗菌素)口服消炎治療。
(14)菌必治(頭孢三嗪)
0.25-1g肌注或稀釋后靜脈滴注。
(15)先鋒五號(頭孢唑啉鈉):2-6g分多次肌注或衡釋后靜脈滴注。
(16)壯觀霉素:男性2g,女性4g一次肌注。
(17)環丙沙星:250-500mg一天分兩次口服。可靜脈滴注。不宜跟茶喊類藥物同時使用。
(18)泰利必妥 每次0.2g,每天2次,共服7天。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醫生建議:你的這個情況來看的話,如果是男性考的是前列腺炎的表現,女性的話考慮泌尿系感染追問:尿很多尿頻醫生回答:你是男性還是女性追問:男醫生回答:那我建議去做個前列腺液和尿常規檢查追問:卵磷脂4加白細胞0醫生回答:前列腺炎的表現啊追問:額醫生回答:嗯追問:怎么看醫生回答:你把檢查單發過來,尿常規檢查了嗎追問:,正常醫生回答:你把檢查單發過來,醫生給你用了什么藥物醫生回答:看不清追問:卵磷脂三加白細胞02醫生回答:用點左氧氟沙星三金片
2016-07-17 21:2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