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玉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接觸三氯乙烯可能增加流產風險,病毒感染、激素水平異常、子宮結構問題、免疫系統異常及遺傳因素也需考慮。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5-30 16:47
1.三氯乙烯暴露:作為工業溶劑,長期或高濃度暴露可影響胚胎發育,導致流產。
2.病毒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影響胚胎健康。
3.激素水平異常:黃體酮不足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影響胚胎著床與維持。
4.子宮結構問題:子宮畸形、肌瘤或腺肌癥,妨礙胚胎正常發育。
5.免疫系統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綜合征,增加流產幾率。
6.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可能導致胚胎發育異常,引發自然流產。
面對流產征兆,應立即停止接觸有害物質,如三氯乙烯,并就醫評估潛在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建議定期產檢,監測胚胎健康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