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信生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皮膚行為癥需綜合處理,包括心理干預、補充微量元素、藥物治療等。 1.心理干預:避免責怪,加強思想工作,鼓勵參加集體活動轉移注意力,可配合心理治療及適當用鎮靜劑,如地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 2.補充微量元素:對因缺乏鋅、銅等發病者補充,如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硫酸銅制劑。 3.藥物治療:皮損處外用藥物對癥治療,如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抗生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 4.家庭支持:給予患者理解和關愛,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5.定期復查: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皮膚行為癥的治療需多方面配合,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2024-09-27 04: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皮膚行為癥? 皮膚行為癥為精神狀態異常所致的疾病,患者多采用損傷自身皮膚的方法以達到快感。此種不良行為經過不斷重復,成為一種不易控制的頑固性習慣。多在接受錯誤教育或不良環境的影響下,致使性格失常,引起神經功能紊亂。對患者不能責怪,不宜采取強制手段加以制止。應加強思想工作,說服教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