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拉肚子在醫學上稱為腹瀉,其原因多樣,包括飲食不當、腸道感染、腸道菌群失調、藥物副作用、消化系統疾病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3-28 16:37
1.飲食不當:食用不潔食物、生冷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發腹瀉。應調整飲食,避免上述食物。
2.腸道感染: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腸道,引起炎癥反應,導致腹瀉。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或抗寄生蟲藥(如阿苯達唑)。
3.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可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嗜酸乳桿菌片)來調節菌群。
4.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降壓藥等可能引起腹瀉。一般停藥后可緩解,若嚴重需就醫調整用藥。
5.消化系統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需進行針對性治療,可能用到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藥物。
腹瀉時是否能喝靈芝菌合劑,取決于腹瀉的原因和個人體質。靈芝菌合劑有一定的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并非對所有腹瀉情況都適用。如果腹瀉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如高熱、脫水、腹痛劇烈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規范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