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夢茵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女性雄激素高的癥狀多樣,常見的有月經紊亂、多毛、痤瘡、肥胖、不孕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7-12 17:47
1.月經紊亂: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減少或閉經。
2.多毛:上唇、下頜、乳暈周圍、下腹正中線等部位毛發增多。
3.痤瘡:面部、胸部和背部等出現痤瘡。
4.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5.不孕:排卵障礙,影響受孕。
女性若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房疼痛和腫塊為本病主要的臨床表現。
2016-06-25 21:11
(1)乳房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脅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乳房疼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
(2)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
(3)乳頭溢液: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草黃色或棕色漿液性溢液。
(4)月經失調:本病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
(5)情志改變: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后加重。 不同癥型及其臨床表現是
(1)肝郁氣滯性:月經先期或行經期乳房腫痛,隨喜怒消失,一側或雙側可捫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狀節結,腫塊多為綠豆大步節結,或成粗條索狀。質韌不堅硬,按之可動,不與深部組織粘連,境介不清,月經周期不足,經量較多,胸悶暖氣,精神抑郁,心煩易怒。
(2)沖任不調型:乳房有腫塊,經前或經期疼痛加重,經行后減輕或消失,經期多后延,經痛不劇,經量少,身倦無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日久失治者,少數可發生癌變。
切除標本常呈黃白色,質韌,無包膜。切面有時見有很多散的小囊,實際上是囊狀擴張的大小導管,囊壁大多平滑,內有黃綠色或棕色粘稠液體。有時有黃白色乳酪樣的物質自管口溢出。如為彌漫性囊性病,則稱schimmelbusche病。單個張力較大的青色囊腫稱藍頂囊腫。 囊性增生病與乳腺癌的關系尚不明確。流行病學研究提示囊性增生病患者以后發生乳腺癌的機會為正常人群的2~4倍。囊性增生病本身是否會惡變與其導管上皮增生程度有關。單純性的囊性增生病很少有惡變,如果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特別是重度者,則惡變的可能較大,屬于癌前期病變。 病人常有一側或兩側乳房脹痛,輕者如針刺樣,可累及到肩部、上肢或胸背部。一般在月經來潮前明顯,月經來潮后疼痛減輕或消失。檢查時乳房內有散在的圓形結節,大小不等,質韌,有時有觸痛。結節與周圍乳腺組織的界限不清,不與皮膚或胸肌粘連,有時表現為邊界不清的增厚區。病灶位于乳房外上方較多,也可影響到整個乳房。少數病人可有乳頭溢液,常為棕色、漿液性或血性液體。病程有時很長,但停經后癥狀常自動消失或減輕。要治療乳腺增生還得從改善自身的體質開始,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體質,同時補充人體必須的有機營養物質,這樣才能恢復自身的免疫力。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乳房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向同側腋窩或肩背部放射;部分可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乳房疼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勞累、天氣變化而波動。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
2、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一般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現為大小不一的片狀、結節狀、條索狀等,其中以片狀為多見。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大部分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
3、乳頭溢液: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多為淡黃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經擠壓乳頭可見溢出溢液。
如果出現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謹慎。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乳腺增生癥是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乳腺正常結構出現紊亂,屬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癥又非腫瘤的一類病。多發于30-50歲女性,發病高峰為35-40歲。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乳房疼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
2、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一般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現為大小不一的片狀、結節狀、條索狀等,其中以片狀為多見。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大部分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
3、乳頭溢液: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多為淡黃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經擠壓乳頭可見溢出溢液。
如果出現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謹慎。由于對乳腺增生發生的機理和病因尚無確切了解,目前治療上基本為對癥治療。部分病人發病后數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緩解,多不需治療。乳腺增生有很多類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單純性乳腺增生癥,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因為精神、情緒及人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過自身的調整(如及時診治與乳腺疾病發生相關的其它器官疾病,調節情緒、緩解精神壓力,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戒煙戒酒等)也會消退或緩解。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乳腺增生是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中醫認為:情懷不暢,肝氣不得正常疏瀉而氣滯血淤疾凝,沖任不調者,常有月經紊亂,面部色斑.現代醫學認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環境和遺傳因素是乳腺發病的主要原因.乳腺增生疾病的癥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后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后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內有腫塊,而臨床檢查時卻僅觸及增厚的乳腺腺體
2016-06-25 21:3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女性乳腺增生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經前會出現乳房脹痛的感覺,嚴重的會很疼
2016-06-25 2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