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方成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腦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介入手術后兩個月,患者通常仍需密切關注病情恢復,包括癥狀改善、并發癥預防等方面。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6-05-11 09:38
1.疾病原理:腦動脈瘤破裂導致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可引起顱內壓升高、腦血管痙攣等。
2.癥狀觀察:注意有無頭痛、惡心、嘔吐、視力障礙等癥狀。
3.復查要點:定期復查頭顱CT、腦血管造影等,了解出血吸收及動脈瘤情況。
4.用藥方面:可能會使用尼莫地平緩解腦血管痙攣,使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等,用藥需遵醫囑。
5.生活注意: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持血壓穩定。
6.康復訓練:根據恢復情況,適當進行肢體功能、語言等康復訓練。
腦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介入手術后的恢復是一個長期過程,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cerebral aneurysms)是指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部分,好發于組成腦底動脈環(Willis動脈環)的大動脈分支或分叉部,由于這些動脈都位于腦底的腦池中,所以動脈瘤破裂出血后常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出血(SAH)。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