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艷凱 副主任醫師
開封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全科
-
有些蔬菜能從土壤中濃集硝酸鹽如蘿卜、大白菜、雪里紅、大頭菜、萵筍等含硝酸鹽較高。以這些蔬菜為原料腌制,在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下,可將其中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在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使用食鹽的濃度對其影響也很大,食鹽濃度為5%、溫度37℃左右,產生的亞硝酸鹽最多。腌制的2~4天,亞硝酸鹽含量有所增加,7~8天含量最高,以后逐漸下降,20天后明顯下降。變質腌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更高。所以食用剛腌制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及變質腐爛的腌菜極不安全。食用不當可致亞硝酸鹽中毒,癥狀以紫紺為主。皮膚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顯,除紫紺外,并有頭痛、頭暈、心率加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嚴重者有心律不齊、昏迷或驚厥,常死于呼吸衰竭。中毒的特效解毒劑為亞甲藍。
2015-08-04 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