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佩瑜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消化科
-
胃上長泡長時間不見好轉,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常見的有胃黏膜炎癥、胃息肉、胃囊腫、胃黏膜糜爛、胃部腫瘤。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7-11-09 17:28
1.胃黏膜炎癥:多因飲食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胃黏膜受損,出現炎癥反應,可能形成水泡樣改變。治療上,需調整飲食,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等藥物。
2.胃息肉:胃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狀乳頭狀組織。較小的息肉可能無癥狀,較大時可引起胃部不適。一般通過內鏡下切除,術后使用硫糖鋁保護胃黏膜。
3.胃囊腫:可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導致。較小的囊腫無需處理,較大或有癥狀的需手術切除。
4.胃黏膜糜爛:多由藥物、酒精刺激等造成。治療需去除誘因,使用枸櫞酸鉍鉀、康復新液促進黏膜修復。
5.胃部腫瘤:包括良性和惡性腫瘤。需進一步檢查明確性質,良性腫瘤可手術切除,惡性腫瘤則要綜合治療,如手術、化療、放療等,常用藥物有順鉑、氟尿嘧啶等。
總之,胃上長泡原因多樣,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飲食規律,遵醫囑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