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痔瘡和直腸息肉在發病原因、癥狀表現、生長位置、治療方式以及惡變傾向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 1.發病原因:痔瘡多因久坐、便秘、妊娠等導致直腸靜脈回流受阻;直腸息肉則與遺傳、炎癥刺激、飲食等有關。 2.癥狀表現:痔瘡常見癥狀為便血、肛門腫物脫出、疼痛等;直腸息肉多表現為無痛性便血,有時可伴隨黏液便。 3.生長位置:痔瘡位于肛管齒狀線附近;直腸息肉可發生在直腸的任何部位。 4.治療方式:痔瘡輕者可通過調整飲食、外用藥物治療,重者需手術;直腸息肉通常以手術切除為主。 5.惡變傾向:痔瘡一般不會惡變;直腸息肉部分類型有惡變可能。 總之,痔瘡和直腸息肉雖然癥狀可能相似,但在多個方面存在差異。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12 23:5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