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中醫認為膽結石的形成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外感濕熱、肝膽氣郁、肝陰不足等有關。 1.情志失調:長期的情緒不穩定,如抑郁、惱怒等,會導致肝氣郁結,膽汁排泄不暢,久而成石。 2.飲食不節:過多食用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或飲食無規律,損傷脾胃,影響肝膽功能,易生結石。 3.外感濕熱:外界濕熱之邪入侵,蘊結肝膽,使膽汁瘀滯,逐漸形成結石。 4.肝膽氣郁:肝膽氣機不暢,膽汁流通受阻,積聚而形成結石。 5.肝陰不足:肝陰虧虛,不能濡養膽腑,膽汁化生失常,也可能導致結石產生。 中醫治療膽結石會根據具體的病因和患者的體質進行辨證論治,綜合運用中藥、針灸等方法,以達到調理身體、消除結石的目的。但如果結石較大或癥狀嚴重,還需結合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
2024-11-14 18:06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