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踝關節骨折是指踝關節部位的骨骼連續性和完整性中斷,通常由直接暴力、間接暴力、積累性勞損、病理性因素及年齡相關因素等導致。 1.直接暴力:如車禍、重物砸傷等直接作用于踝關節,造成骨折,往往損傷較重。 2.間接暴力:常見的有從高處墜落、扭傷等,通過傳導力量引起骨折。 3.積累性勞損:長期反復的輕微損傷,可使踝關節骨骼逐漸發生骨折。 4.病理性因素:骨骼本身存在疾病,如骨腫瘤、骨質疏松等,輕微外力即可引發骨折。 5.年齡相關因素:老年人因骨質逐漸疏松,踝關節穩定性下降,易發生骨折。 總之,踝關節骨折的原因多樣。一旦發生,應及時就醫,通過 X 線、CT 等檢查明確骨折情況,采取保守治療如石膏固定或手術治療,促進骨折愈合,恢復踝關節功能。
2024-11-13 07:1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踝關節骨折?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較為多見,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或運動場上均易發生。有人統計,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韌帶損傷,占全身損傷的4%~5%。踝部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內翻或外旋等。Davis-Weber分類法根據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關節骨折分為A、B、C三型,該分類以下脛腓聯合為界將骨折分為下脛腓聯合水平以下的損傷(A型)、經下脛腓聯合的腓骨骨折(B型)以及下脛腓聯合以上損傷(C型),較簡單,使用方便,但卻不能說明整個踝關節各種復雜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