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孕婦消化道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胃黏膜病變、胃腸道腫瘤、痔瘡等。治療時需綜合考慮孕婦和胎兒的安全,包括臥床休息、補充血容量、止血治療、針對病因治療等。 1. 臥床休息:孕婦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避免加重出血。 2. 補充血容量:根據出血量和孕婦的生命體征,及時補充晶體液、膠體液或輸血。 3. 止血治療:可使用止血藥物,如維生素 K1、氨甲環酸等,但應嚴格遵循醫囑。 4. 針對病因治療: 消化性潰瘍: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可行內鏡下止血或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 急性胃黏膜病變:去除誘因,如停止使用可能損傷胃黏膜的藥物。 胃腸道腫瘤:根據腫瘤情況,評估是否能在孕期進行手術或其他治療。 痔瘡:保持肛門清潔,局部使用痔瘡膏。 5. 飲食調整:出血期間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漸從流食過渡到正常飲食。 孕婦消化道出血需要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2024-11-15 0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