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甲肝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常見的傳播方式有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水源傳播、食物傳播、輸血及血制品傳播、母嬰傳播等。 1.日常生活接觸傳播:與甲肝患者密切接觸,如共用餐具、水杯,或者接觸被患者糞便污染的物品等,可能感染甲肝。 2.水源傳播:飲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容易引發甲肝的流行。 3.食物傳播: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毛蚶等貝類,可能感染。 4.輸血及血制品傳播:雖然較為少見,但輸入被甲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也有感染風險。 5.母嬰傳播:孕婦感染甲肝病毒后,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 了解甲肝的傳播途徑對于預防甲肝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以降低感染甲肝的風險。一旦出現疑似甲肝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1-22 06:5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HAV屬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aviridae),其感染僅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無慢性肝炎表現。甲型肝炎傳染源通常是急性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隱性感染者較多,尤其以兒童多見。近年來青壯年發病率上升。可散發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造成暴發流行。糞-口途徑是其主要傳播途徑。患者多因食用或飲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尤其以食用被污染的海產品最為常見。人類對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30%~50%,以學齡及學齡前兒童多發,5~14歲發病率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