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腸息肉在中醫范疇中,通常認為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痰濕內阻、氣滯血瘀等有關。中醫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推拿、食療等。 1. 中藥調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具有健脾益氣、祛濕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藥,如參苓白術散、二陳湯、失笑散等。但需在中醫師辨證論治后使用。 2. 針灸治療:通過針刺足三里、天樞、中脘等穴位,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氣血運行。 3. 推拿按摩:按摩腹部的相關穴位和經絡,有助于改善腸道蠕動,緩解不適。 4. 食療方法:多食用具有健脾祛濕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芡實、山藥等。 5. 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有利于病情恢復。 中醫治療大腸息肉注重整體調理和個體差異,患者應前往正規的中醫醫療機構,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并遵循醫囑進行調理。
2024-11-22 06:0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