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骨硬化病是一種由于破骨細胞功能障礙或成骨細胞過度活躍導致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現為骨密度增加、骨骼脆弱易骨折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支持治療、物理治療和基因治療等。 1.藥物治療: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利塞膦酸鈉、唑來膦酸等,有助于抑制骨吸收。還可應用甲狀旁腺激素相關蛋白類似物,促進骨形成。 2.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骨骼畸形或骨折,可能需要進行手術矯正和固定。 3.支持治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保證營養均衡,增強骨骼強度。 4.物理治療:通過康復訓練、理療等方法,改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 5.基因治療:處于研究階段,未來可能為部分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骨硬化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并遵循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4-11-15 03:1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骨硬化病? 骨硬化病(大理石樣骨)是一種骨密度增加和骨骼成形異常的遺傳性疾病。又名A1bers—Schonberg病,俗稱石骨癥。骨質呈灰白色,骨髓腔無脂肪,骨小梁致密。骨質硬化,因而得名。到目前為止對造成骨質硬化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近年來通過動物模型研究,以及應用放射性核素進行實驗,證明石骨癥既不與甲狀旁腺的產生和分泌有關,也不與血液中的降鈣素的多少有關,目前多數人認為石骨癥的病因是由破骨細胞功能不良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