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振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胸外科
-
肺癌篩查中發現肺部小結節,處理方式取決于結節的大小、形態、密度、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等。通常包括定期復查、進一步檢查、臨床觀察、藥物治療及必要時的手術治療。 1. 結節大小: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結節,多數定期復查胸部 CT 即可,一般每年一次。5 - 8 毫米的小結節,復查頻率可能為半年到一年。大于 8 毫米的結節,需要更密切的觀察或進一步檢查。 2. 結節形態:邊緣光滑、規則的結節,良性可能性大,定期復查。若結節邊緣毛糙、有分葉、毛刺等,需警惕惡性,可能要進行增強 CT、腫瘤標志物檢測等。 3. 結節密度:純磨玻璃結節相對較安全,部分實性結節或實性結節惡性風險較高。 4. 患者病史:有長期吸煙史、石棉等有害物質接觸史、肺癌家族史的患者,結節惡性的風險會增加。 5. 臨床癥狀:若同時伴有咳嗽、咯血、胸痛、消瘦等癥狀,要進一步排查。 6. 復查變化:在復查過程中,結節增大、密度增高、形態改變等,都提示可能惡變,需及時處理。 總之,發現肺部小結節不必過度恐慌,但要重視,遵循醫生建議,定期復查或進一步檢查,以確定結節的性質,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2024-12-09 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