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心包積液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臟損傷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穿刺引流、手術治療等。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1. 病因診斷:首先要明確導致心包積液的原因,通過血液檢查、心電圖、心臟超聲、CT 等檢查來確定,如感染性因素需抗感染治療。 2.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利尿劑,如呋塞米,可減輕積液;抗炎藥如潑尼松,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結核藥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針對結核性心包積液。 3. 穿刺引流:如果積液量大,出現心臟壓塞癥狀,如呼吸困難、低血壓等,需進行心包穿刺引流,緩解癥狀。 4. 手術治療:對于某些病因,如腫瘤、心包縮窄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組織或進行心包開窗術。 5. 支持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低鹽飲食,監測生命體征,保持心情舒暢。 總之,對于 77 歲患有心包積液的老人,治療方案需謹慎選擇,以最大程度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同時,要定期復查,觀察病情變化。
2024-12-08 21:4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包積液? 隨著臨床檢驗的水平提升,心包積液在病人中的檢出率明顯上升,可高達8.4%,大部分心包積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現臨床征象。少數病人則由于大量積液而以心包積液成為突出的臨床表現。當心包積液持續數月以上時,便構成慢性心包積液。導致慢性心包積液的病因有多種,大多與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