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靜脈滴注有毒物質是極其危險的情況,能否搶救成功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毒物的種類、劑量、滴注時間、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救治的及時性等。 1. 毒物種類:不同的毒物毒性不同,對身體的損害程度也不一樣。例如有機磷類毒物、重金屬類毒物等。 2. 劑量大小:劑量越大,對身體的損傷越嚴重,救治難度也相應增加。 3. 滴注時間:滴注時間越長,毒物被吸收的越多,危害越大。 4. 患者身體狀況:患者本身的健康狀況,如是否有基礎疾病、肝腎功能是否正常等,會影響救治效果。 5. 救治及時性: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如洗胃、使用解毒劑等,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總之,靜脈滴注有毒物質是非常危急的情況,需要盡快送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和救治。
2024-12-08 19:2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農藥中毒?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統計資料,全世界每年發生的農藥中毒病例在300萬例以上。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每年的急性農藥中毒人數約在30萬以上,近年仍超過10萬,總體病死率約為12%,主要為有機磷及其混配農藥中毒,其中生產性中毒約1/4(平均病死率0. 72%),非生產性中毒占314(平均病死率8.95%);其次是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中毒;急性殺鼠劑(包括已禁用的氟乙酰胺、毒鼠強)中毒事件也時有發生,病死率甚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