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骨折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如感染、深靜脈血栓、骨筋膜室綜合征、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關節僵硬等。 1. 感染:骨折處的開放性傷口易受細菌侵襲,導致局部紅腫、發熱、疼痛,嚴重時可引發全身性感染。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2. 深靜脈血栓:骨折后肢體活動減少,血液流動緩慢,易形成血栓。表現為下肢腫脹、疼痛。治療藥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 3. 骨筋膜室綜合征:骨折后筋膜室內壓力增高,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肌肉和神經缺血壞死。需及時切開減壓。 4. 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骨折斷端對位不良、營養不良等可致愈合困難。治療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或補充營養。 5. 關節僵硬:長時間固定導致關節活動受限。需通過康復訓練改善。 骨折并發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患者在骨折治療期間應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024-11-22 0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