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老人頸椎病引起頭痛,通常與頸椎病變壓迫神經血管、肌肉緊張、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椎動脈供血不足、頸椎小關節紊亂等有關。 1.頸椎病變壓迫神經血管:頸椎的增生、突出等病變可能壓迫椎動脈、神經根等,影響頭部供血和神經傳導,導致頭痛。可通過牽引、理療等緩解。 2.肌肉緊張:長期不良姿勢或頸部勞累會使頸部肌肉緊張,牽扯頭部產生疼痛。熱敷、按摩能幫助放松肌肉。 3.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正常的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弓,影響頸椎結構和功能,引發頭痛。需注意保持正確姿勢,使用合適的枕頭。 4.椎動脈供血不足:頸椎問題影響椎動脈血流,大腦供血減少引起頭痛。藥物治療可選擇氟桂利嗪膠囊、尼莫地平片、倍他司汀片等改善腦循環,但需遵醫囑。 5.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小關節錯位或紊亂刺激周圍組織,導致頭痛。手法復位可能有效,但應由專業醫生操作。 老人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需要綜合治療,同時要注意頸部保暖,避免長時間低頭。如果頭痛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2-09 0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