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乳腺浸潤性小葉癌是一種腫瘤,屬于乳腺癌的常見類型。其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和臨床表現。腫瘤細胞通常較小,呈單行排列,彌漫浸潤乳腺小葉。乳腺浸潤性小葉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遺傳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等。 1. 發病機制:乳腺浸潤性小葉癌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可能與基因突變、細胞信號通路異常等有關。 2. 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如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變,會增加患病風險。 3. 激素影響: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異常變化可能促進腫瘤生長。 4. 生活方式:長期吸煙、酗酒、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是誘因。 5. 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如輻射、化學物質等,可能增加發病幾率。 6. 癥狀表現: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皮膚改變等。 7. 診斷方法: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乳腺超聲、乳腺鉬靶、磁共振成像(MRI)以及病理活檢等。 8. 治療選擇:手術治療包括乳房全切術、保乳手術等;放療可降低局部復發風險;化療藥物如紫杉醇、多柔比星等用于殺滅癌細胞;內分泌治療常用他莫昔芬、來曲唑等;靶向治療藥物如曲妥珠單抗等。 乳腺浸潤性小葉癌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通過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可以得到顯著提高。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并注意定期復查。
2024-12-08 2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