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手腳容易抖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緊張、疲勞等,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低血糖、肝豆狀核變性等。 1. 生理性因素:緊張、焦慮、過度疲勞或大量飲用咖啡、濃茶等,可能導致手腳發抖。這種情況通常在誘因消除后可緩解,比如休息、放松心情、減少刺激性飲品攝入。 2.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手抖、心慌、多汗、消瘦等癥狀。治療常使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藥物,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或放射性碘治療。 3. 帕金森病:中老年人常見,與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有關。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等。治療藥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普拉克索)等。 4. 特發性震顫:病因不明,多有家族史,主要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輕癥無需治療,嚴重時可使用普萘洛爾等藥物。 5. 低血糖:血糖過低時會出現手抖、心慌、乏力等。及時補充糖分,如進食糖果、餅干等可緩解。 6.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疾病,可出現震顫、肝硬化等癥狀。治療主要是驅銅,如使用青霉胺等藥物。 手腳容易抖的原因多樣,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08 2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