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抑郁性精神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發病與遺傳、神經生化、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親友要給予支持。 1. 疾病介紹:抑郁性精神障礙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自責自罪等。其發病機制可能涉及神經遞質失衡,如 5-羥色胺、多巴胺等。 2.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等,這些藥物能調節神經遞質,改善癥狀。但用藥需遵醫囑,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3. 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人際心理治療等,幫助患者改變不良認知和應對方式。 4. 物理治療:包括重復經顱磁刺激等,對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 5. 生活調整:保持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避免不良刺激。 6. 家庭支持:親友的關心和理解有助于患者康復。 總之,抑郁性精神障礙可治可控,患者要樹立信心,積極治療,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2024-12-08 1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