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下肢水腫與尿酸偏高可能有關,但并非絕對。導致下肢水腫的原因眾多,如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營養不良性、下肢血管病變等。尿酸偏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下肢水腫。 1. 心源性:心力衰竭時,心臟泵血功能減弱,血液回流受阻,易導致下肢水腫。常見藥物有地高辛、呋塞米、螺內酯等。 2. 腎源性:腎臟疾病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影響水鈉代謝,可能引發下肢水腫。常用藥物如氫氯噻嗪、卡托普利、纈沙坦等。 3. 肝源性:肝硬化時,肝臟合成蛋白能力下降,膠體滲透壓降低,易出現水腫。治療藥物有螺內酯、呋塞米、還原型谷胱甘肽等。 4. 營養不良性:長期營養不良,蛋白攝入不足,可致低蛋白血癥,引起下肢水腫。 5. 下肢血管病變:下肢靜脈血栓、靜脈曲張等,影響血液回流,導致水腫。 6. 尿酸偏高相關: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引發痛風性關節炎,長期可影響關節周圍組織,導致局部水腫。 總之,下肢水腫的原因復雜,尿酸偏高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若出現下肢水腫,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如心臟超聲、肝腎功能、下肢血管超聲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8 10:42
-